日本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高清视频:一起飞下载-解密62个“千亿县”

目前,中国共有 2844 个县级行政区划,GDP 超过千亿元的县有 62 个,仍然属于凤毛麟角。
近期,赛迪顾问发布最新 " 千亿县 " 榜单。与 2023 年相比,中国的 " 千亿县 " 榜单增加了山东滕州、安徽长丰、江苏新沂三个新成员,总数达 62 个。这些千亿县 GDP 总量达 10.5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 7.8%,同比提升 0.2 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共有 2844 个县级行政区划,GDP 超过千亿元的县有 62 个,仍然属于凤毛麟角。总体上," 千亿县 " 以全国 1.3% 的陆地总面积,贡献了全国 7.8% 的 GDP,它们的 GDP 甚至超过了很多地级市以及省会城市,体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态势。新晋级的 3 个千亿县,却是以新兴产业为支撑,显现出强势崛起的态势。

2024 年 62 个 " 千亿县 " 榜单。图源:赛迪顾问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杨文学表示,工业产值大、城市建设水平高、市场消费能力强是 " 千亿县 " 的三大特点。2024 年," 千亿县 " 规上工业总产值接近 15 万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均值达 2400 亿元左右。" 千亿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2 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值超 500 亿元。
杨文学观察到," 千亿县 " 正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动合作,融入城市群、都市圈以及中心城市的发展体系,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形成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分布失衡
从 62 个 " 千亿县 " 的区域分布看,这些 " 千亿县 " 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 15 个省份。江苏尤为突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共有 22 个县上榜。其中,江苏昆山市、江阴市的 GDP 总量都达到 5000 亿以上。浙江的 " 千亿县 " 数量排名第二,为 11 个;此次,山东滕州的 " 晋级 ",助力山东 " 千亿县 " 扩容至 6 个,与福建并列排名第三。

刘亚宁制图
杨文学认为," 千亿县 " 在东部地区分布较为均衡,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四省合计占了 7 成左右。中部地区的 " 千亿县 ",则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周边,比如湖南长沙县位于省会长沙的中部,安徽肥西县位于省会合肥的西南部。西部地区的 " 千亿县 " 则主要分布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富集区,比如陕西神木市,内蒙古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主要经济大省中,广东却没有一个县进入 " 千亿县 " 榜单。2024 年,广东 GDP 最高的县是惠州市博罗县,其 GDP 达 952.2 亿元。杨文学表示,这是由于珠三角地区具有较为特殊的行政区划设置。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撤县设区后,原经济强县纷纷改设为市辖区,而东莞、中山两市无下辖的县或县级市,这导致广东无法以县的名义参与 " 千亿县 " 的竞争。但广东的镇域经济更为发达,其拥有狮山镇、北滘镇、长安镇等 " 千亿镇 "。
杨文学进一步解释,县域经济是广东的短板,但也是广东的潜力所在。近年来,广东推动实施 " 百千万工程 ",县域经济持续补强,一批经济强县加快崛起。预计,2025 年广东将诞生第一个 " 千亿县 "。
针对 " 千亿县 " 分布极不平衡的问题,杨文学认为,这只是发展阶段性问题。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 " 千亿县 " 已不断涌现。2021 年,内蒙古 " 千亿县 " 实现 " 零的突破 ";2023 年,新疆库尔勒市、陕西府谷县进入 " 千亿县 " 榜单。
未来,中西部地区要培育形成更多 " 千亿县 ",关键要做好各省(区)县域经济梯队培育,有针对性地支持打造一批省(区)重点县,强化要素、重点项目等支持,形成省(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合力,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示范效应,引领更多县域实现跨越。
产业支撑
新兴产业好,县域经济强。江苏 " 千亿县 " 霸榜的原因,得益于其规模化的产业支撑。" 园区经济 " 强大,是江苏省的优势,江苏的 " 千亿县 " 普遍拥有国家高新区、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平台。近年来,苏北地区邳州市、兴化市、沛县、新沂市先后迈向 " 千亿县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更好了。
以 GDP 最高的昆山为例,支撑其成为中国县域之首的原因,离不开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 年,昆山市 GDP 达 5380 亿元,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了全市经济总量的 50% 左右。
在昆山,电子信息产业是 " 第一支柱 " 产业。昆山早在 1984 年自费兴办开发区,早期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但其核心零部件长期依靠进口。于是,昆山开发区在 2005 年率先布局光电产业园,建设了一条从石英砂、液晶玻璃、面板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如今昆山每小时有 2800 台笔记本电脑发往全国,每天有近 20 万部智能手机发往全球,其电子信息年产值已达 7000 亿元。此外,昆山还设立了诸如咖啡产业园、光电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园区。
此次新晋的隶属于徐州的新沂市,也是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代表。新沂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为新兴支柱的产业格局,产业集中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5 个百分点。徐州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沂经济开发区已吸引 181 家大型企业入驻,累计投资额达 4500 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23.6%,远超全国开发区 12.7% 的平均水平。
对于 " 千亿县 " 数量排名第二的浙江,则是特色鲜明的 " 块状经济 ",浙江形成的智能家电、五金工具、纺织服装、海工装备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有力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浙江 GDP 最高的慈溪市,其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尤为明显。慈溪市下辖的观海卫镇,是全国电源连接器的主要产业基地,有着 " 欧式插座之乡 " 之称;胜山镇是浙江首个国家级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周巷镇集聚了众多家电企业,电熨斗销量占全球市场的 70%。目前,慈溪还在持续优化 " 块状经济 ",让传统 " 块状经济 " 打破零乱分布、无序竞争的瓶颈。
这一次,山东滕州、安徽长丰的晋级,也同样离不开新兴产业支撑。2024 年,滕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39.3 亿元,同比增长 6%。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是滕州的三大主导产业,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 300 亿元、330 亿元、130 亿元。此外,滕州还是全国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基地、中国中小机床之都、中国工艺玻璃之乡。
安徽长丰县 2024 年实现 GDP1038.64 亿元,是继肥西县之后安徽第二个 GDP" 千亿县 ",长丰的晋级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息息相关。2021 年,比亚迪落户长丰下塘。2024 年,比亚迪带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 135 万辆,而长丰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县域第一。除了比亚迪,长丰还在 " 整车、零部件、后市场 " 三大领域持续发力。
因此,无论是霸榜 " 千亿县 " 榜单的江苏浙江,还是新晋 " 千亿县 " 城市,产业支撑都是推动县域经济迈向 " 千亿级 " 的关键。
准千亿县
据统计,2024 年 GDP 达到 900 亿元— 1000 亿元的准 " 千亿县 " 数量达 21 个,其中湖北的准 " 千亿县 " 数量最多,有 5 个,湖北宜都市 2024 年的 GDP 达 989.7 亿元,距离千亿县仅有一步之遥。此外,浙江和山东各占 4 席。

刘亚宁制图
经济大省四川仍然没有出现准千亿的县。2025 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四川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达州市宣汉县委书记杨勇在 2025 四川两会中也表示,宣汉把 2026 年定为决战决胜之年,确保 GDP 突破 1000 亿元,成功建设全国 " 千亿县 "。而西昌市市长宋莉则表示,在 " 十五五 " 前期进入 " 千亿县 ",是西昌锚定的下一个目标。
杨文学分析,2024 年,浙江象山县、广东博罗县、山东肥城市、河北黄骅市 GDP 同比增速超 10%,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象山县 2024 年 GDP 名义增速达到 20.9%。2025 年,预计 " 千亿县 " 数量将突破 70 个。
目前,这些准 " 千亿县 " 也在积极抢占产业新赛道。例如,山东诸城的汽车高端制造、湖北大冶的智能装备、湖北宜都的绿色化发展等正在加速向新兴业态转型升级;浙江嘉善的数字经济、安徽肥东的新能源电池等特色产业也在不断创新,持续提升竞争力。此外,山东招远推动黄金全产业链发展,湖北汉川加快纺织产业智能化转型,福建安溪实施茶产业数字化改造,这些地区正在加快重塑产业竞争优势。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 " 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
年初以来,各省纷纷在县域赛道发力。湖北提出,要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福建提出,县域重点产业链突出以点带面,从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统筹发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产业特色县;四川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 可以说,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各省都在蓄力新兴产业,布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