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女生攻略:考逼逼-龚曙光:散文家永远只有一个视角,就是“我与时代”
【编者按】
出版家、《潇湘晨报》创始人龚曙光,也是一位散文家,曾出版散文集《日子疯长》《满世界》《样范》等。近日,他的最新散文集《寓言之岁》出版。这是一部关于“抵抗遗忘”的散文集,龚曙光用二十余篇文字构筑起一座记忆的迷宫。本文为该书的自序,澎湃新闻经授权刊载,标题为编者所拟。

龚曙光
重拾散文写作,一晃七八年了。
《凤凰的样子》是肇始,且为无心之得。那年初冬的一个周日,难得的阳光灿烂。我站在温暖如春的庭院里,翻阅鲁迅先生的手稿,突然生出一种用毛笔写作的冲动。立马跑回书房,展纸提笔,不假思索写下“凤凰的样子”五个字,并一气呵成写了下来。后来水运宪兄看到,拿去《湖南文学》发了。于是便有了这些年陆续推出的《日子疯长》《满世界》,以及被我冠以“样范”之名的文化大家系列。而《一个人的桃花源》,前些天才写成推到网上,算是最新的一篇。
这部集子,以这两篇文字为起止,收录了其间尚未结集付梓的散文。与《日子疯长》《满世界》不一样,这本书不囿于某一时段,不限于某类人事,因而时间跨度更长,题材类型更多,表现形式更信手随心。在我的散文集中,这是一本随性且任性的文字,在记述上与时代昵近,在思考上和时局死磕。如果历史记录是一堵坚硬的石墙,我则像一个倔强霸蛮的少年,狠劲地在墙上抓出了几道指痕。
很幸运,时代终于艰难而决绝地从疫情中走了出来!但具体到每个感染者,却未必能挥一挥衣袖轻松走出,其中许多人,以自己的方式留下了记忆甚至记录。我的日记和文章,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和国人当时的精神状态,故就写作初衷而言,这不是一份详备的灾难记录,而是一份直面灾难的精神样本。
作为作者,我想这该是一部隐寓之书。民族要坚定走向复兴,时代却恰逢百年未有之变局!前行中隐匿倒退,平静中潜藏风暴,期冀中孪生忧虑,笃定中伴随彷徨。生活与生命的诸多真相,常以寓言方式向世界暗示和传递。一个写作者,记录下这些隐寓,记录下这种寓言式生活,或许就触碰了时代的敏感神经,号切了社会的纷乱脉象,扫描了文化的迷惘图景,伴陪了人们的执拗向往……
我一直认为,散文家永远只有一个视角,就是“我与时代”。无论是被时代洪流裹挟向前,还是被时代尘埃訇然压垮,即使面对的是历史,或者自然,其承受主体、记录主体,只可能也只应该是“我”。散文家的叙事,没有上帝视角,也不该有第二、第三人称。“我”是散文别无选择的叙事人,也是当仁不让的主人公。我的散文没有虚拟叙事人,也没有虚构情节,更不会虚妄地将视角由“我”置换为“我们”。写作中,我始终以“我”的渺小对抗“我们”的宏大,以“我”的具体对抗“我们”的抽象。我与时代的关系,就是“我”与“我们”间,一场拥抱与拒斥的永久纠缠。
是为序。
龚曙光
2023年11月29日于抱朴庐息壤斋

《寓言之岁》,龚曙光/著,深圳出版社,2025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