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喜茶联动:偷窥无罪下载-何同学翻车:伪精英主义的实质是极端利己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网约车,疲惫
很多人又在 " 自我成长理论 " 的影响下,逐步丧失对底层劳动者和对他人的尊重和共情。一边骂资本压榨底层、压榨自己,一边自己不尊重底层劳动者。
几百万粉丝大 V"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 翻车了。

图 / 网络
此次翻车原因是其发布的一条微博,表示自己现在面对网约车司机的要好评请求,除非对方服务真的很好,否则自己会直接说抱歉不想打,然后下车。
在结尾处,何同学还 " 升华主题 " 为 " 作为一个有讨好倾向的人,这是我锻炼真诚和勇气的方式 "。
孰料网友并不买账,纷纷指责这是一种精英的傲慢,是对底层服务劳动者缺乏共情的体现,锻炼真诚和勇气并不需要在网约车司机头上锻炼。
更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何同学自己作为一个自媒体创作者,在每期视频中都不忘 " 求好评 " ——即求点赞投币收藏 " 一键三连 "。从广义上说,何同学是内容服务提供者,网约车司机是出行服务提供者。同为服务从业者,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一边让粉丝给自己好评,一边教粉丝拒绝给他人好评,何同学确实有点双标。
而就在不久前,何同学和苹果 CEO 库克合拍的视频更诠释了何为 " 前恭后倨 "。

▲何同学与库克(图 / 视频截图)
在库克面前,何同学一脸谄媚讨好,称 " 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 ",并顿了一顿,对库克说:" 但实际上,雾西湖不如你来西湖 "。
一番奉承之言,把库克逗得心花怒放,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情侣间的土味情话。
向上拒绝才是真诚和勇气,而向下拒绝则更多地透露着一种傲慢。当然,有必要给何同学说两句的是,给不给好评是任何乘客、任何消费者的自由,他如果觉得司机的服务不够好,绝对有权利拒绝。
但是,作为公众人物,网络大 V,他选择把这件事发出来并加上自己的 " 感想 ",无形中会引导自己的粉丝判断,冒犯的是整个网约车司机乃至基层服务业群体。
作为一个自媒体大 V,何同学当然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发言会引发的舆论反响,但他还是将其作为例子以一种 " 精英说教 " 的姿态来宣扬时下流行的 " 反讨好学 ",那就要做好被舆论反噬的准备。

▲何同学在视频中 " 求好评 "(图 / 视频截图)
何同学所提到的 " 反讨好型人格 ",是近几年互联网涌现的一种新型 " 毒鸡汤 "。在抖音、小红书等很多的 " 心理博主 " 口中,强调 " 克服讨好型人格 "" 做真正的自己 ",实质内核是一切以自我中心,极端维护个人权益,将自私自利与个人中心美化为 " 自我成长 "。
如上 · 观新闻所说,这样的 " 毒鸡汤 " 内容大行其道,本质其实是人思维的 " 算法化 " ——一切以 " 于我有利 " 为核心。系统算法困住的,何止是外卖骑手、快递员或网约车司机,同样困住了自以为玩转流量的 " 何同学 " 们以及众多普通网友。
在当下,像何同学一样持精英思维的人并不在少数,动辄 " 爹味说教 ",欺软怕硬。
今年年初,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就公开宣称 " 火锅不是给底层人民吃的 "" 月薪 5000 你就不要吃巴奴了 "。其后杜中兵解释称,原意是让月薪只有 5000 的人先把钱花在自己的 " 成长 " 上,是 " 希望大家越来越好 "。
但眼见舆论一面倒的抨击,杜中兵被迫放下身段,道歉称自己的 " 爹味说教 " 脱离了年轻一代的需求,表示自己已经 " 离年轻人太远 "。

▲杜中兵道歉视频(图 / 视频截图)
年仅 20 几岁的何同学,似乎在成为自媒体大 V 赚得盆满钵满后,也和普通年轻人渐行渐远。或许,一条广告报价几十万、荷包鼓鼓的他,已经底气十足,很难理解普通人一天赚几百块的艰辛。
何同学的名声下降并不是猝然的,而是一条缓慢下降的曲线。当他还是学生时,他可以通过一条 "5G 速度有多快 " 的视频一夜之间涨粉百万,可以凭借新奇好玩的电子制作吸睛无数,可以通过与库克对话让旁人羡煞不已。
可当他毕业后,人们发现他似乎仍旧停留在 " 学生 " 的角色,做出来的仍然是那些新奇好玩却缺乏实用价值的小物件,和库克的对话除了官样奉承外无任何实质内容,并且还屡屡陷入 " 代码错误 "" 抄袭 " 等争议。于是,"5G 最大受益人 "" 赛博丁真 " 的头衔应运而生。
这次的翻车,也可以说是那些本就对何同学不满人群的一次集体宣泄。
从何同学、杜中兵等一些所谓的 " 精英主义者 " 身上,我们可以醒目看到 " 自我成长理论 " 的标签。但同时在舆论场大行其道的还有 " 反资本理论 "。后者动辄痛斥资本对底层劳动者压榨,痛斥算法对人进行异化。
然而,很多人又在 " 自我成长理论 " 的影响下,逐步丧失对底层劳动者和对他人的尊重和共情。一边骂资本压榨底层、压榨自己,一边自己不尊重底层劳动者。说白了,这些宏大理论和新名词,不过是极端利己主义换个包装而已。
服务者和消费者到底该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是无条件 " 体谅服务者的不容易 ",还是两者相互尊重,保障服务质量,也保障消费者评价的权利?毕竟,上午的消费者,也很可能是下午的服务者。
我自己也反思了一下,最近我是给好评居多,还是给差评投诉居多?
好像两者数量差不多。
给酒店好评,是因为给好评店长能热情地给打折或送早餐或免费给客房升级,在几十块的差价面前,我可以忍受酒店设施的一些不完美。
给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差评,一次是碰到了换牌车,来接我的车和系统显示的车牌完全不符,司机让我上车,我果断拒绝,司机对我破口大骂后离去。我果断投诉,起初客服表示将对该司机扣分,我表示拒绝接受,这是违法违规行为,且对我的行程、心情造成极大影响。最后客服表示将该司机封号。

图 / 图虫创意
另一次是出租车司机故意绕道,最后多收我 10 块钱,我和他理论时他还对我骂骂咧咧。我下车即记下车牌打 12345 投诉,经过数日等待后,出租车公司打来电话道歉并退回了多收的 10 块钱。当地交警也打电话过问了处理结果。
近期唯一一次主动给外卖骑手好评是他打了个电话,我却根本听不懂他说的话。我打开门问他是不是说话不方便,他示意自己是个聋哑人,并连连鞠躬做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事后,我给他写了好评并打赏鼓励他加油,他一口气回复了好几个 " 谢谢 "。
最近一次投诉外卖是发现收到餐后全部撒漏,向客服投诉后半小时才收到骑手的电话,骑手说是自己弄撒的愿意赔偿。我问他,等了一个小时一口饭都吃不上怎么赔偿,且我现在再重新点外卖又要等半小时。
他沉默了,小声说,你给了我差评吗?
我说,没有。
他随即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