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 app ios:糖心vlog视频打包-科普|长期伏案腰痛颈痛怎么办?试试“敲打养生术”
颈部板滞、腰酸背痛,可以不用打针吃药吗?有没有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在家或者办公室里就可以自己进行舒缓保健?答案是肯定的。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中医体系内的桑枝棒棒击法,一种“敲打养生术”。
一、什么是桑枝棒棒击法
桑枝棒是内功推拿中棒击法的重要工具,是由十二根桑枝捆绑包裹而制成,推拿医生会在临床中应用桑枝棒进行棒击法操作来治疗患者。棒击法在推拿手法中属于叩击类手法之一,叩击手法被广泛应用于推拿临床治疗中。
二、制作桑枝棒的主要材料
提到桑枝棒,先来了解下制作桑枝棒的主要材料——桑枝。
桑枝其实是一味中药材。它味苦、性平,入肝经,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因此,桑枝常被用于治疗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本草备要》记载桑枝具有“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的功效。《本草汇言》则提到了桑枝的“去风气挛痛”作用。《本草图经》对桑枝的功效做了详细描述,说它能“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由此可见,桑枝作为一味中药材,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彰显其独特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酮类物质以及生物碱是桑枝中产生药效的成分基础,桑枝中的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炎、免疫调节等功效。
三、桑枝棒的制作方法
1、选材:以春末夏初采集的桑科植物嫩枝为佳,要求枝条直径约0.5厘米、长度60厘米,无毛节且粗细均匀。此时桑枝浆汁充盈,柔韧性最佳。
2、处理:采集后立即去叶、去皮,浸水保存以维持新鲜度,阴干后以绵线螺旋包裹单根桑枝,三根为一束,十二根为一捆,外层覆以桑皮纸、棉纱布及布套固定,最终形成兼具弹性与韧性的棒体。
3、改良工艺:部分现代制作中融入艾绒等辅料,以增强温经散寒之效,减少击打时的声响与不适。
四、桑枝棒棒击法有哪些用途?
桑枝棒棒击法常用于痹证的治疗。痹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名,它以肢体关节及肌肉的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在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腰痛、肩周炎、膝关节炎等都能归类于痹证。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现代社会的工作以长时间固定体位及动作为主,肌肉筋膜的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而产生的疲劳与损伤使痹证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且趋于年轻化。
桑枝棒棒击法对于多种疾病同样有着一定的疗效。比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排痰不畅,通过棒击能促进痰液排出。
桑枝棒棒击法还是一种健康的自我调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养生效果。
五、桑枝棒棒击法治病养生的原理
1、机械刺激:棒击法是一种机械外力刺激局部病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灌注,起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之功效。棒击法的振动与冲击能够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肌肉粘连,滑利关节。
从中医角度来看,当刺激作用于穴位时,不同的穴位对于人体的功效不同,通过人体经络,同样具有近治以及由表治里的功效。棒击法以“振动”代替针灸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疏通经络。
2、药物透皮:桑枝的药用价值源于其活性成分的透皮渗透能力。桑枝含有槲皮素、桑色素等黄酮类物质,以及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的活性。现代医学透皮吸收技术研究表明,小分子成分可通过皮肤角质层扩散进入真皮层,进而被毛细血管吸收,直达病灶。
有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振动能够有效地增加皮肤的渗透性。棒击法所产生的振动会增加皮肤的透过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有效药性成分更容易透皮。
六、桑枝棒棒击法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经络理论在桑枝棒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相较于双手使用的叩击法,在运用桑枝棒进行叩击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一定的区别,桑枝棒的叩击应使棒与治疗部位接触面积大,并且接触时需要平稳地作用于施术部位。
桑枝棒棒击的方向要与受术者体表垂直,用力要稳,不可有抽或甩的动作。击打力量应由轻及重,因人、因部位选择击法的种类,刺激量根据受术者的体质及病情决定。击打要有序,频率可由快而慢或快慢交替但要有节奏,变化要均匀。击打部位应准确,注意避开骨性突起部位。在肾区击打时速度要慢,力量要轻。棒击法选用有弹性的桑枝棒为宜,操作时用棒体平击体表施术部位,拍打棒的着力面要大,一般一个部位击打3-5下即可。
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平时可以用桑枝棒敲敲穴位,有助于促进健康。当然,这些都是针对亚健康人群解除肌肉疲劳的可选方法之一,如果自己感觉疼痛加剧并伴有手脚麻木等症状,必要时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正规检验检查,让专业医师进一步排查并评估病情,同时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